青训|蓄力芳华 久久为功

北京成为新周期第一批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中国足协公布《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1月31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青训中心授牌及青训总监聘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举行。北京、上海、武汉等15家青训中心获批为“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由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授牌,北京市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军等各青训中心负责人上台接受授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出席会议并致辞。

02.jpg

仪式上,中国足协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戚军还介绍了中国足协关于加强青少年培训、补偿、转会管理系列新措施。本次大会还授予辽宁、深圳、四川三地“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并向徐根宝、海斯特琳娜、达米亚诺等人颁发青训顾问聘书、全国青训总监聘书和地区青训总监聘书。


全面深化足球青训体系改革,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杜兆才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在会上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要全面深化足球青训体系改革,广泛团结各方力量,建立健全“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


青训中心建设:量化标准、严格评估、明确目标

自2017年8月起,中国足协派出多支专家组奔赴各地青训中心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并征求多方意见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对青训中心实行申报、审核、评估,最终敲定了北京、上海、重庆等15家单位获批成为新周期第一批青训中心。

中国足协将对各青训中心给予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给予派驻青训总监、青训教练等直接技术帮助。各青训中心将在中国足协的技术和指导下,主动开展球员集训、基层教练员培训、积极组织各类青少年竞赛活动,广泛进行足球文化的宣传,让青训中心真正成为优秀青少年球员成长的摇篮,成为各级国脚的孵化器。同时,中国足协也将与时俱进,针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新特点、新矛盾,逐步加强监管,提升青训中心工作质量,助力中国足球发展。


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标准管理制度迎来八大调整

此次仪式上,中国足协对现行《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部分条款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公布了《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这一举措表明了中国足协对加强与规范我国青少年培训与转会市场的管理,保护与鼓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培训机构积极性,让青训网络上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真正打造出高质量、可持续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决心。

本次调整和补充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

一、加大对未满16周岁青少年球员国内转会的管控力度

二、调整原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年龄限制的内容

三、调整国内青少年球员培训补偿费用标准

四、增加国内青少年球员首次签订工作合同的相关要求

五、提供索取培训补偿费用与联合机制补偿的相关政策保障

六、加强培训协议有效期内的青少年球员国内转会管理

七、严厉打击通过利用涉外转会手段逃避培训约定的行为

八、加大对恶意逃避培训补偿行为的打击力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可获得培训补偿的起始年龄由12岁降到8岁;如有球员进行违规“出口转内销”行为,将被禁赛24个月。

01.jpg

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