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南美球员连续三届拿到世界杯首红

2018-06-20 14:26:37

浏览量:676

评论:1

哥伦比亚球员卡洛斯-桑切斯,在与日本队之战中,终结了本届世界杯谁能拿到第一张红牌的悬念。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届世界杯的首红,都被南美球员所包办,此前的两人分别是乌拉圭的洛德伊罗和马克西-佩雷拉。

日本队能在小组赛首轮拿下哥伦比亚,一定要感谢对方球员桑切斯开场送出的红点大礼包。桑切斯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拯救赛前豪赌的日本美女球员丸山桂里奈吗?当然不是,有的时候,在南美球员中,这样的犯规,可能仅仅是出于本能。

足球场上,相比于中规中矩的欧洲球员,含蓄内敛的亚洲球员,继承了更多街头文化的南美球员,热情奔放天马星空,他们球场上的很多过人和射门都是即兴发挥,不少犯规也是如此。相对于曾经内斯塔、马尔蒂尼、卡纳瓦罗等意大利人在比赛中呈现出的优雅防守艺术,防守这件事有时在南美足坛,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南美球员连三届世界杯拿首红,其实全可避免

日本与哥伦比亚的比赛,开场不到3分钟的进球无法避免,但是桑切斯的红牌完全没有必要。从慢放来看,在大迫勇也射门前,主裁判就在桑切斯的正前方,此时他即使放弃此球,也未尝不是一个正确选择,但偏偏他选了最糟糕的方式。从规则来讲,这种故意扬起手臂阻挡皮球,特别是即将飞入球门的皮球,红牌是没有争议的。

如果当时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就如当年苏亚雷斯挡出加纳人的必进球一样,来一次这样的赌博无可厚非。可当时比赛才刚刚开始,一个失球也就算了,还要主动争取一张红牌,实在不智。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在主裁出示红牌后,上前狡辩的桑切斯,甚至还带着一点狡黠的苦笑,就像被老师捉住的一位不守纪律的学生,好像在说:给次机会吧,下次我绝对不这样玩了。

桑切斯的红牌,算是典型的自找。前两届世界杯的首红,也是如此,只是出发动机不同,哥伦比亚人是为了挑战一下运气,而前两次乌拉圭人则是踢急了眼,明显的就是要踢翻你。2014年世界杯上,作为上届第四名的乌拉圭来势汹汹,但是首场比赛就被哥斯达黎加3-1击败,比赛最后时刻,眼看局势无法逆转,马克西-佩雷拉直接一脚,将对方的坎贝尔踢翻在地,看到主裁的红牌后,佩雷拉一脸无奈,潜台词像是:我们都输了,咋的,踢一脚不行啊?

2010年世界杯,乌拉圭同样是第一轮拿到红牌,对阵法国队时,第63分钟才上场的洛伊德罗在18分钟内,接连吃到两张黄牌后下场,刚上场1分钟,他就放倒了里贝里,如果说这次犯规还情有可原的话,第81分钟,他又在本方前场边路,毫无必要的飞铲萨尼亚,下场后的洛伊德罗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露出“这也能被罚下”的无奈表情。

比乌拉圭人更狠的是玻利维亚队,1994年世界杯揭幕战中,本来发挥不错的他们,在第61分钟因为门将失误,让克林斯曼打空门得手。随后第79分钟,刚刚上场3分钟的著名球星埃切维里恼羞成怒,在裁判眼皮底下故意踢人被红牌驱逐。

而1986年世界杯上,苏格兰对乌拉圭的比赛开始仅40秒,乌拉圭的巴蒂斯塔因劈打对手被出示红牌。苏格兰名宿麦考利斯特赛后控诉,乌拉圭完全是一支以踢人为乐的球队。

侥幸心理作祟,舆论环境助推

桑切斯此次伸出胳膊欲拦住皮球,很大程度上抱有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并不是盼着主裁不给红牌,毕竟作为一名近33岁的球员,走南闯北踢过法甲、意甲、英超和世界杯的他,不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更大的心理渴求可能就是盼着裁判没看见,盼着用小聪明能赌赢一回。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啊,即使桑切斯躲过了裁判,也还有VAR。

在南美参加世预赛的10个国家中,虽然各国历史、民族构成及习俗不同。但到了足球场上,却总有相同之处。他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小聪明搏一回。1986年,马拉多纳为自己的“上帝之手”洋洋得意;2002年韩日,诈伤的里瓦尔多让巴西队保住胜利果实;到了2010年,苏牙的扑球动作赌赢了,再到2014年,怒火中烧的苏亚雷斯咬人,虽然事后被重罚,当时也逃过了裁判的法眼,好歹让乌拉圭小组出线。这次轮到桑切斯,他毅然决然的像前辈一样,梭哈了一回。

1998年世界杯上,贝克汉姆因为报复西蒙尼被红牌罚下,全英格兰都怒斥大卫的行为愚蠢至极。之后阿根廷大战荷兰。奥特加顶翻范德萨被红牌罚下,阿根廷球迷更多的是同情包容,批评率先挑衅的范德萨,甚至不少人为奥特加开解说:马拉多纳1982年拿了红牌,1986年拿了大力神杯,这次你染红,下次你可能会捧杯哦。

南美球员染红后,往往得到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2014年苏亚雷斯事件后,乌拉圭总统亲自站出来表示:没看到他咬任何人,大批FIFA处罚不公,随后甚至亲自前往机场接机,犯了错的苏牙貌似一下子就成了国家英雄。而如果类似事件发生在英国或一名欧洲球员身上,他所遭受的批判是不可想象的。

苏亚雷斯咬人事件后,得到了上到乌拉圭总统,下到所有民众的力挺和声援

这样不同的舆论环境和球迷氛围下,让本就不同的球员性格继续差异化,贝克汉姆在98世界杯后,不是没有拿到过红牌,但再也没犯过类似愚蠢的错误。而一些南美球员在这种溺爱下,更难改掉自己的问题,习惯久之成了自然。就像桑切斯,一直防守毛躁的他,之前不是没拿到过没必要的红牌,此次再犯,不是主观故意,可能就是习惯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呀!

胜利的渴望,有时会让头脑和身体失控

看看比赛前高唱国歌的哥伦比亚人,就知道他们对胜利有多么渴望,这种渴望延续到场上时,必然有些事情无法控制,比如桑切斯的手臂。

欧洲球员不同,从小在正规的足球学校按部就班的晋升。很多南美孩子,都是在街边光着脚,踢着瓶子和用报纸团在一起的足球中寻找快乐。胜利对他们意味着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包括罗纳尔多、里瓦尔多这些穷孩子,当年受到最大的激励就是梯队教练说的:你能进球或球队取胜,我就送你一双球鞋。

罗纳尔多这类球员可以用天赋博取胜利和奖励,但对于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则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为了胜利,他们在肢体和头脑上竭尽所能,特别是关键时刻,都要进行一场风暴。哪怕是刮错了地方,哪怕是失控了,也一定不能输球。所以粗野犯规或故意违反规则,也成为了他们对足球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

除了过份要求美丽的巴西队,在很多南美国家,球迷和足球官员的原则是宁可毫无尊严地赢得比赛也不要高贵地输球。所以肉搏足球在南美并不受抵触,有时还会备受推崇,乌拉圭后卫蒙特罗曾创造意甲16红的纪录,但即使如此,很多球迷依然认为他是乌拉圭足球的骄傲。

南美球员对待胜利的追逐近乎偏执。乌拉圭老牌前锋萨西亚阐述取胜的方法时曾说:“朝守门员的眼睛撒灰?那你一定要快点,不要被逮

住。”2014年乌拉圭队的阿尔瓦罗-佩雷拉在关键战对阵英格兰时,因一次冲撞一度导致休克,他不顾队医的劝阻坚持要踢完比赛。听着全场乌拉圭球迷高唱出的国歌:我们满腔热血涌上心头,雄赳赳投入激烈战斗。这场面实在热血。

激情飞扬,飞呀飞呀我的放纵

南美足球的最大特点就是激情飞扬,这种激情和性格下,带来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年阿根廷铁卫队长帕萨雷拉效力国际米兰时,球队0-2落后之际,获得一粒点球,本来想要主罚的帕萨雷拉被队友阿尔托贝利抢了先,愤怒的阿根廷人回到更衣室后,握着自己的下体大发雷霆:你们都是胆小鬼,懦夫没种,0-0时没人敢罚点球,0-2了抢着罚。阿尔托贝利想要上去理论,被帕萨雷拉一记重拳击晕。

1991年,乌拉圭佩纳罗尔和民族队交锋时,佩纳罗尔后卫贡卡维尔斯因为恼怒对方前锋巴尔德斯威胁太大,最后竟然将对方的脖子上的金项链盗走,放在了自己的球袜中。赛后被发现后,他表示,这是为了惩罚对方表现太出色。

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但南美球员延续下来的风格和特点,却仍异曲同工。这种激情飞扬,飞着飞着就容易偏离轨道,把骄傲跑没了,只剩下放纵和无厘头。所以像这种染红的事情,在这种大框架下,根本都不是事。

不一样的色彩,造就无与伦比的美丽

世界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不同的色彩,造就了不同的美丽。莱万多夫斯基是典型的高效杀手,9分钟5球的纪录前无古人,他在门前的感觉和嗅觉,像一台快速运转的机器。但波兰人,可能永远也玩不出南美球员,在场上的技巧和杂耍般的过人,否则在与塞内加尔之战中,陷入僵局的他们也不会如此无力。世界杯就是这样的舞台,不同的球员,在这里汇聚,展现不一样的风采。

当很多新球迷和彩民,不解桑切斯的手球大礼时,其实在南美足球,这样的犯规和尝试早已司空见惯。足球不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所有过程都按照程序按部就班的进行,出现问题,还能进行一波病毒查杀。足球像一台突如其来的大戏,没有人能猜破剧情,但进程却又似在冥冥之中的轨道中稳步推进。

不同的足球风格造就了不同的球员,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及环境特点,也一直在球队或球员的身上显现。有时面对场上发生的事情感到匪夷所思时,这恰恰是足球的乐趣所在。世界杯给了这样的平台,让不同的色彩,在这里交相辉映,造就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内容来自:懂球帝

1

评论

全部评论:0

  • 加载中

    精彩即将呈现...

  • 没有数据啦...

设置置顶时长
小时

到期后将自动取消置顶

您有新消息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