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5 17:38:00
浏览量:1844
评论:1
我国校园足球特色校达两万多所
最佳阵容将获得国家运动员等级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三年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进展。自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开展以来,教育部已认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8所,提前三年完成两万所国家级特色学校的阶段性目标。
接下来,可以通过视频了解一下三年来校园足球的发展之路: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关注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学会踢足球,都要参与足球训练,更重要的是都要参加校园足球的竞赛活动。过去三年,全国1200万学生每周参加一节足球课教学与训练。六成以上特色学校的学生至少一年参加一次足球竞赛活动。参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的学生超过一千万人次。过去三年来,国家经费已投入6.8亿元,带动各省区投入200亿元,新增五万片足球场。在师资培训方面,国家和地方三年累计培训23万名中小学校长、体育骨干教师、教研员、管理干部和面向基层的教练员、裁判员,为校园足球解决了最紧急、最棘手的师资问题,基本满足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校园足球工作已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体系,将引领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校园足球的经验就是三个字,一个是教、第二就是练、第三就是竞赛。那么下一步教育部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就要沿着这样的一个思路不断推广到其它的体育项目上去。最佳阵容将获得国家运动员等级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三年来的发展,如今我国校园足球踢球的人多了、踢的好的也多了。同时,从今年开始校园足球的全国最佳阵容的队员,还将会获得国家运动员等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从今年开始,校园足球全国最佳阵容的队员将会获得国家运动员的等级,那么初中和高中的全国最佳阵容将会获得一级运动员的称号,而小学也会达到二级运动员的称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我相信会对喜欢足球的孩子会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教育部谈“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如何共生”:自成体系相互支撑
针对教育部牵头的校园足球与体育部门主抓的职业足球如何并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进行了回应。王登峰表示,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自成体系和相互支撑”,“这四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首先,从一体化设计来推进,校园足球有自己完整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足协、体育部门在优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他们的一套做法。
王登峰表示,校园足球的竞赛与足协组织的青少年竞赛在时间上要错开,不能够出现校园足球在这边比赛,足协在那边也组织同龄组的比赛的情况,参加足协组织的比赛很多学生和队员都是校园足球在校的学生。他说,一体化设计就是为了把整个竞赛体系在时间上能够错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他看来,体育部门有人才优势,和组织竞赛的经验、资源,“要把教育体系、足协系统相关的有利于或者是服务于校园足球,以及服务于整个青少年训练体系的相关资源,都能够有序地投入到相关方面去”,王登峰表示,教育部门的资源要向体育部门开放,体育部门的资源也要向教育部门开放,这是一体化设计。
王登峰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所有校园足球队员都不要脱离学校、脱离家庭,脱离他们的日常生活。
优秀的学生运动员,通过课余、周末和节假日的系统训练提高水平,这种训练需要大量的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员,希望能够与体育部门资源共享。
而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优秀的队员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足协的青训体系里面去。
王登峰表示,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的全国最佳阵容,可以和足协体系的相应年龄组别的优秀队伍进行对决,建立相互竞赛机制,这对于相互促进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一个难题,要做科学的研究。”王登峰坦言,要认真地总结中国足球过去走过的路,学习国外的青训经验,要结合中国国情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从而走出自己的特色,能够真正做到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教育部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近日,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2018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来到江苏省海门市,就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新进展情况和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思路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组织采访团进行实地采访。
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
作为此次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六站,江苏省海门市是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市,全市拥有50多所足球特色校。近年来,江苏以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加强课外锻炼训练、完善竞赛体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充分调动全省教育、体育系统的积极性,青少年校园足球事业发展规模快速壮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校园足球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月2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先后在海门的中小学、幼儿园和训练基地进行了深入探访,听取了多位领导就校园足球开展工作的情况说明,感受到了足球运动在中小学、幼儿园蓬勃开展的热烈氛围,也感受到了教育系统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奋进状态。
6月26日下午,在江苏省海门市政府会展中心,作为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六站的一部分,教育部召开了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新进展情况和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思路的发布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首先对过去三年有关校园足球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并重点介绍了下一步校园足球发展的思路,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下一步对整个学校体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做了阐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郑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春满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就各地校园足球发展情况做了简单介绍。
王登峰用“六个多”概括了从2015年-2017年这三年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踢球的人多了,会踢球的人也多了;踢得好的人多了,整体上踢球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教足球的人多了,教得好的人也多了。”
推进校园足球取得成绩的最重要基础是要真正做好普及工作,校园足球发展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举措就是在全国遴选认定两万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所关注的是这个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要学会踢足球,都要参与足球训练,更重要的是都要参加校园足球的竞赛活动,通过日臻完善的校园足球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踢好足球。近年来,由校园足球培养出来的小球员们在出访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地与当地青少年足球队的交流中成绩呈逐年上升态势,体现了校园足球工作的成果喜人。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在这三年中越发成熟,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建设经过这三年的努力同样硕果累累,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王登峰说:“国家级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达到了2万多人,教练员培训达到了5千多人,省市级校园足球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达到了20万人。此外,从国外直接聘请了多达360多名校园足球教师直接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任教。”
校园足球保障条件在这三年中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校园足球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七部门共同推进,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支撑和配合。王登峰说:“这三年国家经费投入6.8亿元,带动各省区市投入了200亿元。过去三年,校园足球在场地建设上更是新增了五万片足球场,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总结起来,校园足球从体育本身的内涵来讲,就是三个字,一个是教会,这是教;第二个是训练,也就是练;第三个是竞赛,也就是赛。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经常性的课余训练和常规性的竞赛活动,这样的模式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来规划的。”王登峰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体育发展给出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提高中国体育竞技水平。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包括足球在内的群众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磨炼国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第三个方面是提高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通过校园足球的教、练、赛,实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通过广泛地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磨炼了青少年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通过校园足球的教、练、赛的全面推进,看到了在国民教育体系里面,普通学校的学生足球技能的不断提高,这为提高中国足球竞技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校园足球工作已经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体系,将引领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谈到教育部下一步对整个学校体育改革的整体思路,王登峰讲到,“校园足球发展到今天,高水平的足球苗子开始出现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走回头路,不能掐尖,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做违背规律的事情,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态度,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校园足球的推进思路。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就是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性广泛参与抓起。而这‘三个抓起’在校园足球里面的具体体现,就是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最重要的核心或者是最基础的发展思路。”
4
全部评论:0
到期后将自动取消置顶
精彩即将呈现...
没有数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