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世界足球的发展史,有无数转折的节点和值得铭记的时刻。
而现在,我们甚至不需要过些年再回看,就知道自己正在经历其中的一个。
梅西去了美国,C罗去了沙特,绝代双骄的时代正式落幕,留下了无数后人难以企及的纪录,和他们创造的辉煌故事一起,永远镌刻在足球史册上。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其实那句广告词说的没错,梅西真的是天生强大。
他小时候就被扣上了“小马拉多纳”的帽子,因为他的变向、加速、球粘在脚上的姿势都像极了那位球王。
这本应该是一个天才少年一路打怪升级终于雄霸天下的故事。
然而,面前的康庄大道却在梅西11岁的时候被一纸“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书打断,医生悲伤的宣布:梅西被两万分之一概率的砸中,他的身高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11岁的水平。
纽维尔老男孩拒绝了他进一步治疗的请求,因为在球队眼里,小球王已经没有前途。
在经纪人的引荐下,梅西和父亲决定去巴塞罗那碰碰运气。
梅西的简历上写着13岁、141cm,两个带着大量毒副作用的词。
然而,巴萨技术主管雷克萨奇只看了梅西10分钟的表演就决定签下他。
因为他觉得,看梅西踢球……同样有毒。
人生总有几次转折点,梅西的第一次飞跃就是从阿根廷来到了拉玛西亚。
在这里,他受到了最好的足球训练,跟随一个个技术流的队友一起成长,跟随着一个个伟大的教练走向成熟。
2004年10月16日,梅西身披巴萨30号球衣出战自己人生的第一场西甲联赛。
世人都说梅西的天赋异禀,上演处子秀的时候只有17岁3个月零22天,但这一数字在梅西则是另一番解读,他说:“我每天起早贪黑的训练,用了17年114天,才完成了一夜成名。”
虽然梅西已经在2005年世青赛上横空出世,但那时候他还站不到世界足坛的最前沿。
记得2006年和几个同学在PS2上玩实况,大家都喜欢选巴萨,但看中的是小罗、埃托奥、久利组成的三叉戟——拿着久利当边锋,一直按R1 就能把人过了。
那时候,只有一个同学非常喜欢用能力只有60几的梅西,我们都笑他是个傻逼……
但是他说,“你们看经理人模式里的梅西,成长曲线陡得一塌糊涂。”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很快的,梅西就开始在足球场上所向披靡。
2007年3月10日,诺坎普打响了国家德比。
在那场比赛中,巴萨三次落后三次扳平,三个进球的都来自19岁的梅西。
当他第91分钟在禁区弧顶连续突破推射远角把比分变成3-3平的时候,世界都在期待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是大家没想到,这个时代来的这么快这么猛。
2008年瓜迪奥拉上任,力排众议以年轻的梅西为核心组建梦三。
从那之后,他就是巴萨团宠、加泰太子爷、国民弟弟,然后……巴萨迎来了2009年的欧冠决赛,对手是曼联。
2009年5月27日,罗马奥林匹亚体育场上,小个子的梅西在禁区里躲过费迪南德的防守,犀牛望月把球顶入死角,把比分改写为2-0,帮助巴萨捧起了欧冠冠军。
这场比赛,让梅西拿下了自己第一个金球奖和第一个世界足球先生,也锁定了自己一生的那个宿命般的对手——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如果人生可以跨越时空穿越年龄,那么小C罗和小梅西可能会成为挚交好友。
他们都出生在一个不够富裕的家庭,C罗甚至因为操着一口马德拉城乡结合部的口音而被小伙伴们欺负。
而且,他们两个都曾经被身材所困扰。梅西是总不长个儿,而C罗则被教练形容为“瘦小干枯”。
当时C罗所在的马德拉国民队的少年主教练保罗-卡多佐说:“如果那时有成熟度评估测试的话,克里斯蒂亚诺的得分绝对在成熟发育平均分之下。”
然而,那时候的C罗身上已经带着训练狂魔的影子。
他谨慎饮食,身边同龄的队友沉迷于啤酒初体验或者快乐肥宅水的时候,C罗已经开始对这些饮料说不;
他摒弃垃圾食品,在青训营附近的小餐馆吃饭,他总是让店员把套餐里的薯条换成米饭;
他是球队健身房的重度使用者,他的青训教练说:“我在熄灯时间要干两件事,一是检查宿舍里的孩子们是否有玩疯了还没回来的,二是把克里斯蒂亚诺从健身房的揪回来,不然他会在那一直练到凌晨。”
后来,青训中心为了防止C罗再溜进健身房训练,还专门给窗户和门都安上了锁。
然后,他在17岁那年在里斯本竞技上演了自己的处子秀,并且在赛季结束后交出了3球6助攻的成绩单。
再然后,我才第一次认识了他。
记得那是2003年的夏天,同桌的胖子突然探过头来说,“知道么?曼联来了一个新的边锋!”
胖哥们先是抬头扫了一眼,确认老师没在,刷的一下拿出报纸,用手指着继续说:“叫罗纳尔多,好家伙,这名字可以!”
经过传阅,哥几个一琢磨,既然叫罗纳尔多,那按照世界足坛的辈分,他岂不是应该叫小小罗纳尔多了?
结果,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果然沾上了名字的便宜——在大罗、小罗之后,他以小小罗的名号接过7号球衣,C位出道。
6
2003年8月13日,C罗第一次代表曼联替补出场。
我至今记得那个画面:青涩的C罗双手叉腰,明显精心打理过的发型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土气,条染的几柳金色头发不安分的飘在头顶,球衣按照出场规定掖进了短裤,黑色的球袜加上白色的踝关节绑带再配以白色球鞋……
伴随着球迷山呼海啸的呐喊,他正式走到了足球舞台的中央。
2003年,正是中国进军世界杯之后的足球热潮,有很多孩子都驰骋在野球场。
那时候,门将总是随机的,分组总是包袱剪子锤的,开火权是不分前锋后卫的,伤病主要就两种,一种叫做“手先着陆”,另一种叫做“力透秋裤”。
而随着C罗的走红,他那落英缤纷的单车,成为了野球场上最费秋裤的动作。
好在,C罗没有在花活儿的舞台上继续深造,因为他遇到了弗格森和奎罗斯。
很多年后,爵爷在接受《图片报》专访时,解密了喜欢C罗的重要原因:“他对足球有着不可思议的热情,他永远期待着每一堂训练课,他总想着不断进步,想着赢球,他对重要的比赛充满了期待和热爱。”
“我在曼联时,C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最快的球员。他总是不断磨练他的射门技术,右脚、左脚、头球和过人。他的进步令人惊奇。”
于是,爵爷保护着被称为独逼的C罗一步步走向英超巨星,甚至不惜把和C罗闹矛盾的范尼扫地出门。
而C罗,也逐渐从一个喜欢炫耀自己过人技巧的年轻人,成长为能传球、能射门的全能战士。
因为当时的助教奎罗斯反复告诫他:“只是秀技术是不够的,如果你能学会选择正确的时机传球,对手就无法洞察你的下一步行动,那时的你才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
2008年,C罗赢得了人生第一座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但在2009年,C罗输掉了那场欧冠决赛,也输掉了和梅西之间的对决。
然后,弗洛伦蒂诺重新在皇马上任,他的巨星政策是——百舸争流,赢者来投。
于是,刚刚获得英超MVP的C罗,以创纪录的身价被带到了伯纳乌。
从此之后,世界足坛正式进入了梅罗争霸的时代。
5
作为一个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看球的球迷,在很长一场时间里,我觉得能称得上俱乐部层面巅峰对决的只有两个。
A.AC米兰vs国际米兰;
B.南葛vs东邦学园。
由于这两座天王山在童年时期就已经确立,导致在我心中世界很久都没有出现第三极。
直到,C罗和梅西同时出现在西甲,把西班牙国家德比变成了世界足坛的决战紫禁城之巅。
回头想想,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啊。
2010-11赛季,C罗53球17助攻,梅西53球25助攻;
2011-12赛季,C罗60球14助攻,梅西71球27助攻;
2012-13赛季,C罗55球11助攻,梅西60球15助攻;
2013-14赛季,C罗51球12助攻,梅西41球14助攻;
2014-15赛季,C罗61球19助攻,梅西58球25助攻;
2015-16赛季,C罗51球15助攻,梅西40球20助攻;
2016-17赛季,C罗38球11助攻,梅西54球16助攻;
2017-18赛季,C罗42球08助攻,梅西45球18助攻。
在这一串冰冷而枯燥的数据背后,我们已经对两人的表现习以为常。直到后来萨拉赫横空出世刷出了44球14助攻的数据,我们才恍然发现:C罗和梅西这种非人状态,竟然已经保持了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这二位每个赛季都能参与七八十个进球……他们简直是站在日月星斗上鸟瞰着这个世界。
但是大家并不在意,他们两个为了维持这种巅峰状态,都付出了什么。
阿根廷中场盖坦曾经说过“梅西这样水平的球员,就算每天不训练都没有问题。
但是他不会这样做,恰恰相反,他在训练场上总是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如果我们回忆梅西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会想起许多变向、突破、一条龙服务,左脚的独步武林,以及一大堆打丢的单刀。
他靠着这几招已经足够吃遍天下,但除了这几招我们似乎记不得什么。
而提起后来的梅西,你能想起什么?直塞?长传?组织?调度?远射?巧射?左脚?右脚?任意球?他还有什么不会的?
哈维曾经说过,“梅西每天都在进步”,事实也确实如此。
——2008-09赛季,梅西开始苦练任意球。早年他的右腿支撑腿几乎全靠球鞋外缘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容易失去稳定性和控制力。
后来他琢磨出了新的支撑发力方式,于是开始拿任意球当点球踢。
——2014-15赛季,梅西有意去磨炼自己的右脚。从此天残脚成为过往,小挑射誉满天下。
当赛季他用右脚打进11个进球,一只右脚的进球数甚至可以排进西甲射手榜前20。
——2018-19赛季,梅西开始大量尝试长传和超远距离传球,超过30米的长传准确率达到72%,完全是一名顶级中场的水准。
如果你仔细观察梅西几次增加技能点的时间,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2007-2008赛季,梅西连续遭受肌肉伤病缺席比赛,然后他开始减少那些吸伤害的一条龙动作;
2013-14赛季,巴萨三线丢冠,他开始提升右脚,并且在接下来的赛季里场均出场时间达到职业生涯之最;
2017-18赛季结束后,伊涅斯塔、内马尔相继离开,后腰位置老化,梅西开始更多的回撤拿球,强行点亮长传技能……
总之,自己伤病多或者球队不给力,梅西就会来一波深度自我开发。
没法子,梅西就是这169cm的身高和140斤的肉,他得想办法最大化自己的功能。
因为,他深知自己身体的弱点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退化。
其实早在2008年,瓜迪奥拉上任不久,就曾经对梅西的身体条件专门和加泰罗尼亚医学权威做过探讨。
结论是:按照梅西的身体条件和肌肉类型,他并不适合连续完成90分钟的比赛,平均每场约70分钟的上场时间是梅西身体承受的最佳负荷量。
然而,这套“70分钟理论”仅在瓜帅执教的前两年勉强实现过。
从2010年到2015年,梅西的场均出场时间超过86分钟。
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间,梅西陷入经常性伤病,从那开始,他开始学着分配体力。
于是,世界足坛最出色的单兵球员,不断打磨着自己融入了团队。
他为球队改变了位置,丰富了自己的武器库,传球调度功底更加精纯,节奏掌控更加从容,更多的任意球和回撤接球,只为了把自己有限的能量用在刀刃上。
即便如此,在那些赛果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时刻,他依然得忍受着世界对他的群嘲:
“看啊,那个球王,又散步了。”
同样的自我进化,也发生在C罗身上。
转会皇马后,起初身穿9号球衣的C罗仍然在延续着自己全能爆点的踢法,以个人有球进攻为主,重点活动范围还是禁区之外。
2009-10赛季,C罗在西甲场均有4次禁区外射门,是个人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的最高数据。
但从2010年开始,穆里尼奥入主。
大家都知道,穆帅的战术体系是建立在防守反击的基础上,C罗远离禁区的踢法显然收益不够。
于是C罗开始进行更多的力量训练,减少了利用密集步频的突破,强化了自己的头球和终结能力。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反击接应一脚出球再前插或者干脆无球直接冲禁区开始变成常态。
2010-14这四个赛季,C罗在皇马的场均射门次数都在6.9-7.3次之间,是他职业生涯射门最多的一段时期。
不过,由于球队的成绩并不稳定,这也让他得到了一个略带嘲讽的“射门员”外号。
但这真的是因为C罗太自私吗?
事实上,在穆里尼奥那个创造进球纪录的赛季之后,有两位拥有欧足联A级证书的教练分别出版了拆解和分析皇马反击套路的书籍(有中文版)。
两个人总结出的战术细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得出的共同结论却是
——皇马超过40%的反击套路都是以让C罗射门为最终目标,他们风驰电掣的反击本身就是得益于C罗在反击里的速度和门前的终结能力。
不过在2014年,C罗的踢法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一,2013-14赛季末段,他遭受了严重的膝盖伤势。
很多媒体透露,造成C罗膝盖疼痛的元凶是髌腱病,这和大罗当年几度重伤失去爆发力的前兆一样。
其二,安胖来的第二年就开始就把球队往攻守平衡方面改造,齐祖更是糅杂出了一套经常起手433但不着急进攻,通过战略收缩和后场控球消耗对手,等磨得差不多了换人变阵442猛攻两条边路的战术。
所以,无论是从自己的年龄和伤病、教练的战术要求,还是队友的风格互补来考虑,2014年之后的C罗想要继续大杀四方,都需要再进行一次转型。
而上述种种都把转型重点指向:深入禁区。
于是,C罗开始增加上肢和核心区域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弹跳和抢点能力,但作为代价牺牲了本来就随着年龄下降的灵活性和启动速度。
与之对应的是,齐达内经常在变阵442时把C罗固定为中锋之一,甚至在部分场次让他担当过单箭头。
不过,问题又来了。
哪怕C罗强化了上肢力量,但更多也只能用来瞬间对抗,骨架偏瘦长的先天条件使得他不太可能成为能背身扛人、或者转身拉都拉不住的正印中锋。
想要更多地进入禁区发挥吃饼能力,就需要另一种答案。
这个答案叫:跑位。
观众的视线焦点和赛后的数据统计往往很难量化这些跑位的价值,但对于防守者来说却是很大的考验。
不随时注意C罗在哪,等球传到就凉凉;
过于在意这一点,瞬间的协防失误就容易给其他球员放出更大的空间。
很多球迷拿C罗2014年之后射门转化率降低来说他状态下滑,或者指责他浪射。
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射门,如果换个人……
多半根本跑不出打门的空间。
是的,在自我进化方面,其实足坛双骄一直在不同的方面展现着自己的意志力。
C罗是不断将自己的长处强化到极致,梅西则是不断补强着自己的短板。
于是,我们总是在想:他们两个,谁是最强个人。
在个人荣誉上来说,截止2017-18赛季,两个人各拿五座金球平分秋色;
从球队荣誉上来说,梅西的账本上有6座西甲冠军,C罗的账本上画着5个大耳朵杯。
于是,我们又想:脱离了最强团队的两个人,谁是最强个人。
梅西距离美洲杯只差一步,但距离世界杯也只有一步之遥;
C罗虽然在世界杯总是走不远,但却捧起了欧洲杯。
这就是人类对攀比的不懈追求,属于劣根性那一挂的。
明明是两个如此优秀的球员,吃瓜群众却在摆事实讲道理甚至互喷互骂,只为了争论这俩人手里的杯子究竟谁的更够斤两。
比来比去,2018年7月,C罗转会了尤文。舆论又把意甲和西甲放在天平的两端,这边说亚平宁的冠军没资格上秤,那边说梅西的秤砣上写满了欧逆酱。
比来比去,梅西加盟了大巴黎……
梅西说:“我永远不会和巴萨闹上法庭,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俱乐部。
巴萨给了我一切,早已融入到了我的血液里,我也付出了全部。”
2021年8月10日,在宣布离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梅西几度落泪。
778场,672个进球,305次助攻,是他留给巴萨最后的数据。
在那个夏窗,C罗同样也给了大家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那时候球迷们能想到的剧情无非是C罗跳槽曼城或者梅罗双骄合璧,甚至许多曼联球迷都烧掉了C罗的球衣。
再然后,弗格森的电话、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的游说,门德斯只用了3小时,就把风云际会变成了拨云见日,最后带给全世界球迷一个惊掉下巴的结局。
8月28日,曼联官方宣布:克里斯蒂亚诺-小小罗,回家。
回到曼联的第一个赛季,C罗送出了24球3助攻的数据,上演过多次临危救主的好戏。
但第二个赛季,C罗状态和身体机能开始大幅滑坡,他的动作连接已经不够丝滑,能高高起跳之后但却很难发力冲击,但是他的自尊心却不允许自己承认。
于是,他开始越来越计较每一个纪录,他希望自己所到之处,都进入纪录追着C罗跑的时代。
而梅西也同样在大巴黎经历了两个不太如意的赛季,唯一比C罗幸运的是,2022年冬天,是属于阿根廷的。
在卡塔尔,梅西有老友迪马利亚的携手圆梦,有大马丁和德保罗的誓死捍卫,有恩佐、麦卡利斯特、阿尔瓦雷斯与偶像的并肩作战,有无数球迷的相伴相守。
最后,还有一场波澜壮阔的决赛作为最完美的加冕礼。
梅西的球迷是幸福的,大家跟着他从初出茅庐到声名鹊起,从巅峰低谷到蜕变沉浮。
岁月史书记载的不仅仅是他为巴萨、巴黎和阿根廷打进的一粒粒进球、拿回的一座座冠军,以及数不清的个人荣誉,还有他从一个已经足够伟大的球员,又向上攀登的这一段封神之路。
两相对比中,C罗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他依然在跟自己较着劲,想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在冷铁卷刃前再去努力一次,但只要他有任何不服输的言论,全世界就会一起嘲讽,恨不能亲自给他送去一副落幕的碑文。
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1
也许是我已经落伍于这个时代,因为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创造了如此成就的球员,为什么会因为职业生涯末期的不服输和耍脾气就被全盘否定,人们放大他在场上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都来踩一脚,而底层逻辑就是“让你牛,玩儿砸了吧,你特么也有今天”。
然而,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特别是当你和周围的人同处在一个舒适区的时候,要想继续前行,就得咬着牙走出去。
虽然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一些不理解,但很多时候,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能拉开差距的原因。
那些始终不肯躺平放过自己的人,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这一点上,梅罗都一样。
故事的开始,他们并不拥有均衡的左右脚,稳定的任意球,犯罪般的过人,中场核心的视野;
也没有炮弹般的远射,极速的落叶球,鬼魅的跑位,弹簧人般的冲顶。
而故事的最后,他们一个无数次露出坚毅的眼神,成为绝境中的英雄;
另一个在一场跌宕起伏到近乎疯狂世界杯决赛里,打入了两个进球,最终成神。
如今, 5个金球去了沙特联,7个金球去了美职联,现役的金球只剩1个留在五大联赛。
有时候,我会觉得他们的巅峰期太长了,长得让许多人绝望。
但现在,我又觉得他们的巅峰期太短了,因为他俩一离开主流联赛,就让整个世界足坛都跟着矮了一大截。
超过十年的经典对决,他们是敌人,也是朋友,但在卸下戎装的时候,两人会道一声珍重。
而我们,也在无数比赛中被他俩刻下了许许多多终生难忘的瞬间。
不知不觉间,很多青葱少年,变得大腹便便,初恋的名字已经模糊,生活里充满着柴米油盐。
他们,也将踏上新的征途,在迈阿密,在利雅得,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至于,我们在这段追随中获得了什么……
阿根廷夺冠之后和几个朋友聚会,酒过三巡之后,一个朋友说:
“他会退役,她会嫁人,但如果时光倒流,我仍然会选择再爱一次。”
无他,只因为我们曾经全心全意的喝彩过。
为了他们,更为了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时代。
全文完。
文章来自:公众号_内德羽则说
Leagle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