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各省市推进足球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2017-10-23 14:53:07

浏览量:1888

评论:0


编者按:我国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或者说是金牌大国不是体育强国。要想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就必须在基础项目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足球如果有足够的场地,让孩子从小就可以在户外的草地上踢球玩耍,对于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足球这样阳光的户外体育运动,将赋予青少年群体更多的素质,从而让我们不至于成为“现代的东亚病夫”。


微信图片_20170830165902.png


  北京市从六方面加快推进青少年足球发展:1.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2.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发挥好体育行政部门专业优势和教育行政部门资源优势,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完善校园足球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将足球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足球活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的重点内容。强化中小学体育课足球教学,增加足球课学时比重,加大足球传统校和特色示范校建设力度。鼓励大、中、小学校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4.完善足球竞赛机制。以强身健体和快乐参与为导向,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比赛活动。把学生参与足球竞赛和活动的情况计入学生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班级、校级、区级、市级四级竞赛模式,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体系,形成“校内有比赛、校际有联赛、市级有选拔”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新格局。积极普及校园女子足球运动,鼓励学校和俱乐部组建女子足球队。5.强化师资培养管理。建立完善市级、区级和校级三级校园足球师资培训机制,实施体育教师足球专项培训计划。为退役运动员转岗成为体育教师或校园足球兼职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思想作风好、专业能力强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志愿者担任校园足球兼职教师。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的足球专业教师。6.完善青训体系建设。北京市足协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理顺校园足球和青训体系的关系,加强足球传统校建设,逐步形成“体育教育深度融合、社会力量良性互通、竞赛训练高效协同、成才通道宽广顺畅、人才支撑坚实有力”的特色青训体系。各会员足协、职业俱乐部可结合实际,就近建立青训中心或青训营,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进行培训。


微信图片_20170830163629.png


  浙江省从八方面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1.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建设一批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在全省范围内设立若干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2020年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1000所,2025年达到3000所。组建3000支以上校园足球队伍,吸引百万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园足球培训、竞赛和足球文化活动。结合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校园足球逐步向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辐射,鼓励农村学生广泛参与足球运动。2.开展足球特色教学。各级各类学校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推进足球教学模式多样化。中小学校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化足球教学,高校足球选修课开设率达到90%。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校园足球课外训练制度,推动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队,提高训练水平。3.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以及省、市、县、校四个层面的竞赛体系。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趣味性足球活动,从小学3年级开始,组织班级、年级联赛以及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高校组织开展院系学生足球联赛和校际足球交流等活动。设置合理渠道,有机衔接校园足球赛事与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4.加快普及幼儿足球。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建立足球特色幼儿园,并积极参加全省幼儿体育大会,推动幼儿足球的普及发展。5.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学校足球教师配备渠道,足球特色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足球教师,鼓励业务能力过硬、思想作风正派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以及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社会志愿人士担任兼职足球教师。通过体育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引进高水平足球教练等办法,缓解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紧缺的矛盾。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专业教育,为退役足球运动员转岗体育教师创造条件。6.畅通足球特长生成长通道。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招生考试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训练和竞赛活动。各地要注重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组建本地学生足球代表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训、比赛和交流活动。建立与社会相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省级足球后备人才梯队和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吸纳足球特长生入队,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7.增设足球专业。鼓励省内高校设置足球专业,有条件的成立足球系、足球学院,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家长、学校共同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积极性,为培养各类足球专业人才队伍、普及足球运动提供保障。8.完善安全保险机制。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制定校园足球安全手册,明确参加足球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自我保护方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善保险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u=1012354319,1714230394&fm=27&gp=0.jpg


  山东省从五方面大力发展校园足球:1.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基础性工程,让更多青少年学生和儿童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2.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努力完善学校足球场地设施,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增加学校足球人口。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多样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保险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到2020年,在全省高校、高中、初中、小学中分别重点打造20所、100所、400所、1000所足球特色项目学校,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达到230万人以上,形成学段对接、“一条龙”纵向发展、区域横向覆盖的校园足球整体发展格局,打造符合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竞赛体系,并将特色学校建设情况列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3.发挥高校对校园足球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逐步将高校足球竞赛成绩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高校足球运动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和招生政策,逐步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到2020年,所有省属高等学校都要成立足球队。依托高校体育院系建立校园足球运动研究中心,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校园足球发展的科学化水平。4.畅通成才通道。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重视对具有足球运动天赋的特长生培养,统筹训练安排,加强足球运动专业技能教学,提高技战术水平。建立体育、教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研究制定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注册和进入各级后备人才梯队的管理办法,拓宽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后备人才梯队的通道。5.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校园足球。鼓励职业俱乐部等社会力量通过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建足球学校、组织高水平运动队、派驻专职教练员支教等方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
  广东省从三方面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1.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充分发挥足球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形成科学健身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的足球活动,使更多学生参与足球、热爱足球、享受足球,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校园足球人口规模。2.打造特色校园足球。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足球课程,加快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市、区)建设,大力发展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实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3.营造校园足球发展环境。加大学校体育投入,改善校园足球发展相关软硬件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特聘教师等方式,聘请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参与校园足球发展。选派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到学校开展足球辅导。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逐步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有机衔接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


timg.jpg


  成都市从五方面大力发展校园足球:1.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2.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0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3.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制定我市足球高水平运动学生认定标准和升学管理制度。4.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推动幼儿足球兴趣培养和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伍建设,推动青少年儿童广泛参与足球活动。以竞赛为核心,建立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动态选拔机制,建立常态化、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5.扩充师资队伍。通过培训、招录专兼职足球教师等方式扩充足球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教练水平。鼓励引进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完善政策措施,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到2020年,完成对全市校园足球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全市各学校完成至少1人以上专职足球教师的配备,校园足球定点校和特色学校确保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负责开展足球教学、指导学生足球队训练、组织学生足球赛事。


转载:贵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图片来源:网络

12

评论

全部评论:0

  • 加载中

    精彩即将呈现...

  • 没有数据啦...

设置置顶时长
小时

到期后将自动取消置顶

您有新消息来啦